儿童遭性侵犯亟须心理抚慰

作者:刘一平 2006-10-13

心理创伤如得不到及时修复,患童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直至影响其心智发育某市12岁的寄宿生小梅(化名)这几天不愿上学了,因为六年级的她在学校里,一天内受到同班两名男生数次性侵犯。当晚小梅哭着告诉在外地的母亲,不想上学了,很害怕。

 

 次日,焦虑万分的母亲告知学校领导此事,领导表示震惊,称是第一次听说学校有此类事件发生,这给学校敲响了警钟,表示将在数天内加强相关的教育管理,让小梅先去正常上课。

 

 隋双戈博士,深圳市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委员。他认为,小梅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校园性侵犯个案,与更高的年龄段相比,小学生之间的性侵犯较为少见,但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隋博士解释,性侵犯是指违背对方意愿的性接触,包括有身体或无身体的接触,如性骚扰、猥亵、强奸等。目前,性侵犯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性骚扰”是最为“轻微”的性侵犯,也被国家法律明文禁止,而青少年,是最易受到性侵犯的群体,也是遭受性侵犯最多的主体。

 

 隋双戈认为,学校方面虽然高度重视此事,但是却不能立刻作出有效措施,也反映了学校对此类事件的毫无准备,以及处理手法的生疏。

 

 隋双戈指出,小梅不仅是性侵犯的受害者,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事件发生后,她首先需要一个能感到安全的环境,需要心理干预的及时介入。因为对于性侵犯事件,人们关注的往往是躯体有无损伤以及伤害的程度,但此类事件的最大影响,却是心理上的创伤,如果未能及时修复,短期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还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影响他们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对性的看法、对异性的看法,并在今后的工作、婚恋中,以各种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有一部分受害者会向一些成瘾性物质(如烟、酒、毒品)寻求安慰,还有的会采取自残、自杀行为,或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及时的心理干预,对小梅平稳渡过这段特别的时期,在经历中获得身心成长,更有效地解决今后遇到的类似问题,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而她的同学、朋友、老师、家人,都可以为她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

 

 此外,很多儿童性侵犯的案例,最早的发现者是他们的家长,因为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会首先引起家长的注意,如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不稳、易受惊吓、不愿去学校等(当然,这些表现也可能由其它原因引起)。所以,隋博士认为,家长要及时留意孩子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虽然尚不知晓实施性侵犯的两名男生的动机,但隋双戈认为,家长和学校需要对他们作及时的帮助、教育和约束,不仅为了制止他们继续这种行为,也为了避免他们将来发生更大的人生错误。

 

 隋双戈指出,小学生之间的性侵犯较为少见,但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各种因素促成的青春期提前,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不良信息泛滥,使得少年儿童的性心理和性生理的都趋向于“早熟”,心智却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易在好奇、模仿与性萌动的驱使下行事,如何使他们健康成长,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学生本人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尤其是老师与家长,可起到更积极的重要作用。

 

 隋双戈认为,目前,我国的大学、中学已开始逐步引入包括预防性侵犯在内的性健康教育,但还没有形成事后干预机制,以便根据需要,能主动提供心理、医疗、法律咨询等服务,而对于年龄更小的群体,这些方面更是一个空白。所以他认为,亟待制定校园性侵犯的预防、应对及处理的相关规程,以更好地预防校园性侵犯、提高少年儿童对性侵犯的应对能力,以及预防和处理校园性侵犯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编辑:王锐

来源:深圳特区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