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处,如何渡?

作者:李燕敏 2020-04-07

“失去”是人生中最难应对的变故之一。


不管你是失去了亲人,还是结束了一段重要的关系,或者是生活中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你都会为此而伤心。这些“失去”事件中,又没有哪件像死亡这样来的如此决绝,毫无回旋余地。


有些时候它会给你一些时日让你陪伴病痛的即将逝去的亲人,让悲伤缓慢而悠长。有些时候,它来的那么猝不及防,让你连相望一眼、拥抱一下,告别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失去”就是这样,让很多家庭、很多人猝不及防,失去了亲人、朋友、同事,生命的戛然而止让人心痛的无法呼吸。最近看到一篇图片新闻,拍摄的是殡仪馆前排队领取亲朋骨灰的人们,配文是“年前还一起吃饭喝酒有说有笑,今天去接你见面是一盒骨灰。”


清明将至,断魂处,如何渡?


“失去”后,我们都会走过一段哀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悲伤是独特的,每一位哀伤者的哀悼时限、阶段和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心理学中关于悲伤的一些解读,找到能够帮助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也许生活中这段非常艰难的断魂处会比较容易度过。


01

关于悲伤的一些认识

  • 悲伤是对“失去”的反应


悲伤指面对丧失,即失去所爱或者所依恋的对象时所出现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反应,以及外在行为表现。悲伤是是一种反应,是对“失去”的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反应。



悲伤与情感有关。每个悲伤的人都会有情绪上的宣泄,这是悲伤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必须认清,人们对于“失去”的反应,不仅仅是情绪上的事情。


悲伤是一个更广义和复杂的概念。

人们有很多方式来表达悲伤,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行为层面的反应:


  1. 身体感觉。有些人会感到胃里空荡荡的,也有些人会觉得嗓子肿胀、胸闷、胳膊痛、对噪音过度敏感、气短、无力、口干。也有一些人的肢体活动不协调,但检查不出器质性的病变。最近播出的《国家孩子》中的小女孩鲁小鱼在得知父亲去世后,就不能开口说话,其原因就在于丧父之痛打击太过巨大,一个孩子无法承受,因而出现了身体上的反应。


  2. 情绪。对于 “失去”,人们会悲伤、气愤、愧疚、自责、焦虑、孤单、脆弱、无助、震惊、解脱、麻木。有些人在极度悲痛的情况下,会出现人格分裂的感觉。


  3. 心理。例如不信任、困惑、总感觉死者还在身边、出现幻觉或者梦到死者。


  4. 行为。例如睡眠和饮食规律紊乱、注意力分散、社交减少、对以前的爱好失去兴趣、哭泣、害怕回忆、寻找、叹息、躁动、到死者生前去过的地方或者珍视死者的遗物等等。 


    悲伤还涉及了社交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内容:


  5. 交际困难,工作出错。很多人在丧亲之后,虽身处人群中,但无法与人沟通,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也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觉。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会丢三落四,失魂落魄,工作效率不如从前。


  6. 寻找生命的意义等等。有些人会重新审视生命,从追逐身外之物转为自我反省和探索,挖掘生命的深度;有些人会直视生命中被忽略的遗憾,积极行动、勇敢面对,拓展生命的宽度;有些人会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用自己的生命光辉照亮别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高度。2020年2月12日,新冠肺炎患者肖贤友吃力地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十一个字后,于次日下午去世。他的高尚行为和对家人深深的留恋让医治他的医护人员泪目,也感动了无数网友。


  • 人们对待“失去”的反应中,悲伤是个必经的过程。---弗洛伊德



人们对于痛失亲人反应很复杂,每个人的情况也都有所不同,很多时候这种反应会受文化的影响。但在对抗“失去”的过程中,人们一定要完成一定量的“悲伤情绪工作”。通常情况下,痛苦的强度和对人的影响会逐渐减弱。


  • 悲伤既不是精神障碍也不是疗伤的手段;它本身就是健康的一种表现,爱的表现。”---《死亡课》


我们一生会经历几次人生的重大失去,每一次都非常痛苦,但是我们也会渐渐明白,在痛失亲人之后,这种情绪是正常的、理所应当的。表达悲伤是健康的表现。



人们对于“失去”的反应是本能的,不受意愿的控制。我爱着某个人,我与他相处愉快,我可以表达我的幸福。当我失去所爱的人,我也同样可以表达出悲伤。我们应该鼓励悲伤时就要哭出来,还要学习如何大哭释放自己的悲伤情绪。当我们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时,得知道后面还有一句“只是未到伤心处”,悲伤不是软弱。


但是有些人不会用眼泪表达自己的悲伤,那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同样重要的是,也没有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停止的标准。


  • 一味地回避或者压抑悲伤的情绪反而会使悲伤的人们久久滞留在阴影当中而不能自拔。--- 帕克


悲伤的人们要尽全力走出悲伤的阴影。要勇敢地面对悲伤,不要回避。



痛苦是可怕的,所以很多人试图逃避一点都不奇怪。一些人吸毒或者酗酒来掩盖痛苦。这样做使痛苦变本加厉,更加伤害到人的身心。还有些人直接逃离伤心地,抹去记忆。最后证明这种逃避的方式也无济于事。这些逃避早晚要被击垮,那时候人们就会极度抑郁。


02

 了解自己独特的悲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悲伤体验。没有人会和你有完全一样的悲伤表现。如果你觉得你的反应不同于其他人,这很正常。要感受自己的独特情感,并接受自己独特的痛苦经历。不存在标准的“失去”,也意味着不存在应对“失去”的标准反应。


  • 我们悲伤时经历的阶段不是标准化的


美国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iiblerRoss)在《OnDeathandDying》中提出,临终患者心理活动分为五个阶段,即震惊/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讨价还价期)、压抑期、接受期五个时期的心理变化,但这五个时期并不一定按以上顺序出现和发展,也不一定互相衔接。



这之后,许多其他的精神科医生也补充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哀悼目前基本汇总为五个阶段:否认、愤怒、妥协、压抑、接受。然而,这些阶段并不一定按照步骤发展,有些人会同时经历其中两个或三个阶段,而另一些人从来没有经历其中任何一个阶段。


当处于哀伤之中,有人或许受自己的平静所苦,有人激动大哭却感觉麻木。有些人可能会短暂且含糊地被哀伤所困,有些人则可能被紧密的悲哀笼罩。哀悼是非常个体的经历,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哀悼者了解其他人的体验,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路径,度过可能会遇到的哀伤时期。


  • 伤过程没有确切的时间界限


你的悲伤可能会陪伴你数周或数月,抑或需要数年时间。


有些人只经历二十分钟真正的哀伤,就足以让他们感到情绪万分激动;有些人则需要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持续沉痛;有些人在遭遇丧亲之痛好几年后,突然毫无预兆地完全崩溃。悲伤没有明确时限,重点是你要知道,慢慢地就会好起来的。



当每一天来临的时候,接受它的来临。某天早晨醒来,你可能就能很平静地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了。如果第二天你醒来时还是感到悲伤,不要对自己失望——悲伤会来,也会走。一些研究人员把哀伤的过程形容为过山车。在开始时,就像一个向上爬的过山车,生活中的低谷可能看起来比实际更糟糕。然而,生活总是有起有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跟跟随着时间的节奏慢慢走。


  • 我们哀悼的方式多种多样


哀悼并不仅仅指的是亲人死亡的悲伤。你可以悼念失去的心爱的宠物或终结的一段关系,也可能是哀悼梦想永远不会实现的现实。



哀伤经常会乔装出现,有些人会暂时失去性欲并把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婚姻,到后来才知道是悲伤惹的祸;有些人会渴望睡眠,也是哀伤使然;还有些人热衷工作、失去食欲、有强烈购物欲,所有这些生活形态的突然转变,都可能是悲伤的后遗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哀悼方式。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应该有这样或那样的感觉,把这个人看做只是想帮忙的好心人,然后继续去体会你的感觉就好了。每个人都有权悲伤,不要害怕悲伤,拥抱你的情绪,最终你会发现,你不再需要哀悼了。


03

 重建悲伤的意义


  • 从感受震惊,到理解震惊的作用


当你第一次意识到你的失去,你可能会很震惊,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不相信所发生的事情——为了让你不要完全被打倒,你的头脑和身体停止工作了。这是正常的,是你的身体做出的保护反应。



  • 从激烈否认到明白否认的意义


如果你是在告诉自己“这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那你正在经历否认的阶段。否认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面对损失的反应。否认让我们不被巨大损失引起的情绪和生理反应所打垮。你可能不相信你心爱的人是真的走了。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接受发生了的事实,能够度过这个时期。这是你正慢慢变强大的表现。


  • 从感到愤怒到了知愤怒的来源


你可能会发现,你会对上帝,对医生,甚至是对自己生气,因为你认为自己没有尽全力去阻止这件事的发生。愤怒是我们可以很容易识别的情感,也是比其他的情绪更容易控制的情绪。愤怒可以是指向某个人、某件事或者某个东西的。重要的是要明白,你的愤怒来自于你的痛苦,是把痛苦用一种我们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 从觉得内疚到感知内疚后的期待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你可能不停地感到内疚,特别是当你认识到,你对某人发脾气并不能挽救你的损失的时候。反过来,你可能因为自己的内疚更加生气。你要知道,当你度过这个哀伤时期的时候,这些感觉就会逐渐消退的。



但要知道你所爱的人会希望你能快乐,真正享受你的生活。曾经看到过一个个案,一位咨询师通过催眠,借用来访者奶奶的口吻表达了对孙女的期待,希望她能够好好活下去,最终让来访者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选择面对自己的生活。


  • 从纠缠于“如果”到从“如果”中清醒


悲痛的一个相对放松一点的阶段就是妥协,这个阶段,你开始想所有如果的事情,本来可以做的事情,你能做什么来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想“如果我丈夫回到我身边,我将永远不会生他的气。”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纠缠于「如果……」的想法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找人倾诉,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或者干脆提醒自己,看看事实,你已经做了你能做的一切了。


  • 从巨大的哀伤到消退的哀伤


哀悼过程的一部分就是非常、非常地伤心。你可能会发现你总是在哭,或者你经常会发现自己回想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可能会感到空虚或压抑。


我有一位来访者,在和爱人出游时发生了意外,从此他陷入了巨大的哀伤中无法自拔,整晚整晚无法入睡。在服用安眠及抗抑郁药物后并配合心理咨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悲伤程度逐步减轻,生活也基本如常。和每一种情绪一样,这种巨大的悲伤终将消退,虽然说可能在几年之后,你还在深情缅怀你爱的人,并感到深深的悲哀,这也是正常的情况。


  • 从拒绝接受到从内心里接受


受并不意味着你要对发生的事情感到「幸福」或「好」——它只是意味着你能够面对它。



你会继续生活下去,甚至去享受你的生活,而同时要认识到,没有了那个你所失去的人或东西,你也可以很好地活下去。你会开始做计划,放眼未来,并找到平和的感觉。


04

 一些具体的办法


  • 确保每天给自己独处的时间


虽然你可能觉得在公共场合你要按照特定的方式行动,但是每一天你都需要给自己释放情绪的时间。不管是找一些时间坐下来哭一哭,还是回想自己失去的东西,都要在一个可以真正放松自己的空间里进行。


  • 把你的情感表达出来


具体的做法取决于你自己,但把你的情感融入你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具体的东西里,是很重要的。这样做可以帮助你体会你正在经受的情感,并能帮助你把情绪转向更有意义的事上去。


  1. 可以把每天的感受写在日记里、微博里、微信里;


  2. 可以为你所爱的人制作一本电子书或相册;


  3. 可以从事绘画或其他艺术创作,来表达你的感受。我有一位朋友在她的母亲去世后,她去拍摄了一组写真照片,装裱在精美的相框里,她告诉我:“我要用这种仪式纪念我的母亲,拍完照后我感觉好多了。”


  • 写下你想要释放的感觉,然后把写的东西放到火里去烧。许多文化中认为,火是升华的关键。让火燃烧起来,带走你的负能量。


  1. 如果你感觉很舒服,并认为对你有帮助,你可以考虑参与一些你的亲人曾参与的活动。这可能会让你感觉更接近你所爱的人。但是,如果这样做只能激发巨大的悲伤,你可能还是尝试别的方法比较好。


  • 保持身体健康


虽然我们通常认为的哀悼是一个纯粹感情上的事,但是悲伤也会伤害身体。缺乏食欲、无法入睡、免疫力降低都是悲伤的身体反应。为了应对这些副作用,记得一定要吃得健康(即使你不饿),锻炼和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也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提起精神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做你喜欢的事情,并保持忙碌。


  1. 把你的精力放到一个你充满激情的项目中,去创造艺术,或去森林远足,这个时候,你就在帮助你的大脑分泌血清素(一种让你感到快乐的化学物质)。


  2. 做你喜欢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你的头脑不要去想失去的东西,而是将你的能量转到不让你悲伤的东西上来。


  3. 从你相信的东西中寻找安慰。将目光转向你的信仰,或花更多的时间在自然上,或者用你爱的东西陪伴自己。从你相信或者喜爱的美好事物中汲取力量。



  • 采取策略为可能会触发悲伤的东西做好准备


  1. 为一些特殊的日子做安排。节假日、生日和其他重要的纪念日,都可能引发巨大的悲伤情怀,可以利用这些具有仪式感的日子,让你的悲伤有个出口,比如为逝去的人买一束鲜花,告诉你有多么想念TA。但如果你觉得不舒服,可以将悲伤的情绪告知相关人员,你自己选择改变日程或不参与。


  2. 某个地点和其他的东西,比如某个物品或某种花,也可以触发悲痛。睹物思人时可以选择回避或寻求支持,以避免黯然神伤。


  3. 瑜伽和冥想是呵护心灵、身体和灵魂的优良方法。让心内的负能量离开身体,哪怕仅仅是一瞬间也好。我的瑜伽老师告诉我,在带完一天的课程后,哪怕她再累,她都会抽出半个小时自我练习,让能量收回来。这样做往往可以让她第二天元气满满。


  • 向家人和朋友寻找支持


在难过的时候有人依靠是很重要的。虽然你可能想成为自立的人,但是现在是让别人关心你的时间。



很多时候,你的亲人想帮助你,却不知道怎么帮,所以告诉他们你所需要的,比如一个可以靠着哭泣的肩膀,一个一起去看电影的朋友,或给你的亲人安排一场追悼会。如果你感觉可以的话,让你的亲人、同事和朋友都知道你的事情。向他们讲清楚你的状况能帮助他们理解你,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会发现你在哭。(这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 加入一个支持小组


有时候,和那些有类似经历的人分担你因失去而感受到的痛苦,可能会非常有治疗效果。


即使你有朋友和家人在你身边,哀伤的时候也会觉得特别孤独,所以让周围的人知道你的哀伤,可以减少很多寂寞感。你可以通过网上搜索,或通过心理热线,在你的城市寻找一些悲伤支持团体。


  • 与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谈谈


如果你觉得你正在经历的悲伤太沉重了,你没办法独自处理,而且觉得你周围的人是不能真正帮助你的,你应该考虑找一个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帮你处理哀伤。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将能够帮助你度过你的悲伤时期。

“哀悼本身所具备的一个不受欢迎但又普遍存在的部分便是,生者必须直面自身的死亡。”

---欧文.亚隆


“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

---圣.奥古斯丁


失去亲人后,我们终将面对死亡。虽然生命无法永恒,但我们在感受因“失去”带来的悲伤时,也真正开始对死亡保持觉知,开始真正思考和体会自身的存在。


最后以欧文亚隆的这段话结尾:“拥抱这人生的阴影会让你受益匪浅。这种觉知会让你的生命之光与死亡的阴影重新融合,在你还拥有这人生时拓展、丰富你的人生。实际上,想要过上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对他人充满悲悯,对周围的一切心怀挚爱,唯一的途径正是去觉知,觉知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随风消逝。”


也许唯有这样,断魂处,不渡已渡。




李燕敏

作者


医学检验士

二级社会工作者

二级心理咨询师

深圳海关阳光驿站兼职咨询师

咨询流派:家庭系统治疗

擅长领域:亲密关系建立与发展,心理创伤疗愈,情感问题探索与分析,人际交往障碍认知与解决方式。



参考资料

[1] [美]亚历山大·李维 (著),洪明月(译),《成年孤儿》.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2] [美] 麦克劳夫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 / 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 / 多娜·科尔(Donna M.Corr) (著),榕励 (译),《死亡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1

[3] 欧文·亚隆(著),张亚(译),《直视骄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4]《如何哀悼》,搜狐指南,2018,https://zhinan.sogou.com/guide/detail/?id=316512759125


春风心理支持热线

4006-333-858

(全国可直接拨打)


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

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团队接听


每日9:00-21:00

加入热线:春风热线招募 | 咨询师的成长平台点击查看内容)    


延伸阅读:
疫情中的心理援助:寻找局部的安全感
疫情时期的公益援助:打赢这场战,心理也很重要(同舟计划热线)
吴薇莉:EMDR在哀伤辅导中的应用
“N号房”外,还有更多未成年性侵遭遇者在哭泣
复工看到人就慌?或许你需要一只“心灵口罩”!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