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抑郁?

作者:隋芳林 2017-02-06




容易抑郁的人

自我要求高者易抑郁

        的确有在生物学上就具有抑郁倾向的那种人(生物的易感性)。名人和成功人士似乎特别容易受忧郁之苦。完美主义者容易忧郁。

个性中能够抵抗抑郁的因素 

       忧郁会降低人的自负感,但某些个性的人仍然会维持很强的自尊,那和任何一种能抵抗忧郁的因素一样有效。如果已经沮丧到连爱都不再有意义时,虚荣心和责任感或许能够救命。自律甚严、热衷秩序的人用现实的力量保护自己,并抵制那无以克制的悲伤,以控制和规范自己的生活而免于崩溃。

青少年 

       抑郁的高峰期是在青春期,当然,青春期忧郁症不太容易分辨,因为一般青少年都很像有忧郁症,这是一段情绪容易极端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一半以上的高中生曾“想过要自杀”。

导致抑郁的心理因素


临界点

       抑郁症本身通常不会跨过临界点,让青少年马上面临危险,只是过于靠近临界点,到了会让他们恐惧的地步,那时候,眩晕会把他们的平衡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完全夺走。

        青少年可能会有突然无来由的恐惧:一种大难临头的预感席卷全身,令人无法动弹。仿佛只要一动,可怕的事情就会发生,无法逃脱。

        他们不愿走进一家陌生的餐厅独自点东西吃(虽然以前经常这么做),也不想和任何一个人攀谈。他们会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做,一无所知,毫无办法。

        然而这个悲剧并没有让他们感到特别不快乐。他们也许会在心里复述着一连串动作,对他们来说就像经历耶稣的艰险历程一样困难,但是理智上他们很清楚,这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生活事件


最沉重的忧郁来自于当下无法忘怀的、经过美化的令人遗憾的过去。


        抑郁是由于生活中许多小的负担和矛盾积累而成的,例如如果我们对别人行为的期望过多的受挫,就会以抑郁表现出来。

匹兹堡大学所做的研究表明:重度抑郁一开始发作时,通常和某一生活事件息息相关,但第二次发作,其关联就比较小,到了第四次或第五次,似乎就与具体的生活事件完全无关了。到了一定程度后,由于就靠它自身的动力来运作,变得无规律可循

        忧郁症最可怕的是,他与意志力无关。尤其是焦虑和恐慌:这些感觉涌上来时没有任何理由。

        拮据的经济状况只是各种问题的开端,他们人际关系不好,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满意的工作或开心的旅行之类可转移悲伤或痛苦的事情,对愉悦没什么期待。而自我治疗的最大问题是资讯不足,这比用了不适当的药物还糟糕。

压力

        如果经常处于日益渐增的压力之下,而且长久挥之不去,用不了多长时间,青少年将会在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下生活,而且他们会认为这种状态是正常的。

  

      多数青少年都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以赴应对压力。如果压力超出了他们的应对能力,那情况就相当可怕了。他们可能感觉自己不正常了,或者这个世界不正常。可能看起来好像没有人理解他们所遭受的痛苦,他们独自一人面对所有的挫折和痛苦。无助感可能使你觉得任何做法都是合情合理的。


        出于自我保护,大多数青少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有自我欺骗的倾向。不向自己或别人承认问题的所在,这种做法被称为“否认”。拒绝是一种自我欺骗,使他们得不到所需要的帮助,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这种做法是对现实世界的扭曲,时间越长,这种扭曲就越严重。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否认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观念,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变得混乱不堪。  


      他们也许会不停地学习,分不清主次,盲目地推着自己向前。因为不会放松,他们的大脑会僵化,会失去思考的能力,不能集中精力,更不用说产生什么创造性的想法了。他们越担心自己身体不适,他们的压力越大,就愈有可能患上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压力会导致抑郁的情况恶化。

拖延

      拖延是一种与昨天没完没了的打交道的艺术。

-唐•玛魁斯 《管理的学问》

        拖延的越多,青少年就越想逃避。而逃避行为随着事情的增加而加剧。这种恶性循环会一直持续,最终将他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什么事情都不能按时完成,什么借口都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天天生活在恐慌之中,直到最后崩溃。

童年创伤


        童年创伤经历和青少年的各种精神障碍高度相关,尤其是抑郁情绪。

        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和身体忽视中,情感虐待对抑郁症影响最大。这些儿童患抑郁症的比例是正常儿童的1.3倍~1.5倍。



       成年人在大部分孩子的眼里都是完美的和公正的。如果成年人伤害了他们,这个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从而应该得到这样的惩罚。另一些孩子之所以会感到内疚,是因为他或她明明知道这样是错的,却无能为力去阻止。


        至于躯体虐待,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儿童在长大以后会通常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而非伤害,预测作用不显著。

        治疗师要注意童年创伤经历的评估,有针对性的设计心理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卞文志, 走出抑郁症阴霾——青少年心理健康尚需社会关注

安德鲁•所罗门,走出抑郁,重庆出版社,2010-8

麦道卫 & 埃德•斯图尔特 著,我的朋友在挣扎 直面青春期伤痛的温馨睿智之书,团结出版社,2013年01月 

厄尔•希普 Earl• Hipp ,对付看不见的老虎-青少年心理减压自助手册, Fighting Invisible Tiger

奥康纳,走出抑郁(第二版),张荣华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01月 

感谢钟先生志愿参与本项目文献的阅读并提交了汇总报告!

原创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来源:屹耳的蝴蝶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