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自助——心理专业工作者如何预防职业枯竭?

作者:春姑娘 2017-10-11


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今年已是第25届了,每年各国都为“精神卫生日”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健康的科教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可是,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仍然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 

   而在大多数国家中,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重而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可见,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而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精神卫生问题也不容小觑。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2016年底,国家22个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就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指导意见。提高公众对心理应激的了解、增加心理弹性与应对能力,培养更多心理专业人员、不断提升应激干预能力日臻重要。


应激.
 


应激(Stress)是人对刺激的反应,俗称压力,是“环境要求”与“个人应对能力”互动的结果,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个人经历应激事件后,从压力感、焦虑、恐惧、创伤、抑郁到冲突、纠纷、危机,甚至迁怒他人、自伤、伤人、自杀或者报复社会等现象屡见不鲜!


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春风应激干预服务中心、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将于2017年10月28~29日(周六、日)共同主办“深圳市第二届心理应激干预专业大会”,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与一线专业人员,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为主题,展现应激干预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内容涵盖解读急性应激事件心理社会援助、创伤治疗、亲子家庭、焦虑抑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耗竭,冲突管理、纠纷调解、个人效能、绩效提升以及相关法律议题等。

各种心理危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让专业人士更专业,让普通民众增加对心理应激的了解与应对能力,是本次大会的主办人员的期望。


10月28日下午13点30分,由邓洁带领的工作坊“助人者的压力管理”,就是这么一场让“专业人士更专业”的应用演练。

大家知道,心理专业从业者一样具有各种压力,同时,一定程度也算是高危行业,承受着身心的双重压力!


对于专业助人者来说,如何自助?

 

如何管理过度的压力?

 

长期的失衡,产生了职业枯竭怎么办?


种种问题,工作坊将会引导参与者了解压力、了解自己,学会一种新的方法应对危机、维护健康。


  压力是生命的动力、是需求需要满足的表达,过度的压力是影响健康的因素。

 了解压力源、了解压力影响及应对模式,是管理过度压力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

 “健康不是没有压力,健康是能有效管理压力!”1968年由伊朗裔德国人诺斯拉特·佩塞斯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 1933-2010)创立的“积极心理治疗(现名积极跨文化心理治疗)”认为人通过四个方面来表达自己:身体(借助感官)、成就(借助理性)、关系(借助与家人、朋友、他人等的交往)、未来(借助直觉、宗教信仰、创造性),这四个方面遵循动力学原理互相影响,趋于动态平衡。

 我们以平衡模型(Balance Model)命名这个工具,其应用范围非常广。压力来源于需求满足,需求可以归为四大类,通过梳理我们可以了解需求、理解压力并有效管理,其内在意义在于保持动态平衡。

 这四个方面也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基本面,缺一不可,四个方面的失衡会导致过度压力、危机,影响我们的健康;对于专业助人者来说,长期的失衡是产生职业枯竭的根本。

 本工作坊通过平衡模型(BalanceModel)的应用演练,让参与者了解压力、了解自己,学会一种新的方法应对危机、维护健康。


邓 洁

  二级心理咨询师、积极心理治疗师及培训师。

2006年始任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包括个案咨询、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团体辅导、培训、督导等。咨询个案上百,咨询时长已逾3000小时;进行心理健康与危机处理相关讲座、危机干预个案及小组4年多,逾千小时。



来源:春风心理应激干预

来源:春风心里应激干预

0

相关推荐